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雜手記]自傳



    家庭狀況:
    在約五歲,開始有記憶的時候,父母已經離婚,由父親得到撫養權,除此之外還有兩位的哥哥。與兩位哥哥年紀相差有些大,因求學方便而離開家裡,較少往來,因此我在我的家庭中,跟我父親相處時間是最長。我上了高中後,才重新與母親聯絡,而也與兩位哥哥建立新的聯繫。這幾年我的家庭常用手機聯絡彼此。


    求學階段與經歷:
     小學就讀台北縣(現為新北市)的新泰國小,後進入恆毅中學就讀國中部,應屆考上臺北市立陽明高中,高三聯考因成績不理想,而進入補習班重考一年,在隔年的指定科目考試中,分發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國中特愛寫作,曾想要朝向文學家前進,寫作屬於自己的天地;到了高中,先後參與了學校的合唱團、青年社、康輔社,團隊的認同感以及合作一起做事的快樂,給予我很大的自信,也慢慢建立人際關係,有了較為積極正面的能量。而在應屆考試失利,沈澱了一年與自身經驗的思索,想要朝向社會科學、人文領域等方向前進,有想要為社會做事、服務的幹勁。


    影響我的人、事、物:

    在我早期經驗中,家庭、尤是我父親,佔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父親是一位較為嚴厲的人,比較不能聽下兒女所講的話。一當我做錯了什麼,或是在爭論時,我有什麼想法想要講出、分享,父親便會拿起棍子,打我作為懲罰。這舉動讓我感到恐懼,也因不敢有自己的意見。我也越來越壓抑我的性格,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中,不想告訴任何人,我怕一講出來,我害怕父親生氣,我害怕的木棍,又會打在我身上。父親的影子在我的潛意識裡似乎揮不掉,到了今日離家求學,不時還是會想到父親那嚴厲、那恐怖的作風,即使現在溫和許多,但也因為害怕或厭惡,跟父親沒有太多的深談,也使我對家庭的依賴跟認同,漸漸轉向哥哥或是母親。父親帶給我的,是不允許我展現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只能往我自己心裡放。能跟我談話,能認同我的只有自己。這幾乎影響我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生活,即使我與我父親關係不像以往,能夠好好對話,但小時候的恐懼,還是讓我不願意對他坦承。
    在家庭,從小塑造的壓抑、被動的性格,帶到小學生活中,讓我不容易主動與別人建立友誼,也很容易成為班上欺凌的對象之一。在小三至小六這階段持續遭受到漠視、暴力對待,我越來越害怕他們,也害怕跟他們對話,我對人群的恐懼,讓無法與我周圍的人交朋友。而老師只是一直漠視,甚以成績為定論去幫助成績好的同學,將我認定是壞小孩,全是我的錯。那種被大人指責,聯想到父親對我的待遇,我的感覺很難過,對大人,對權力抱持著敬畏、厭惡。冠上老師兩字的大人,就有一種「不能接觸」、「不能反抗」的想像,而我能做只有好好唸書,取得好成績。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國中畢業,甚至高中都是這樣。
    在這段歷程中,書本與社團是在這段時間,是最能扶持我的兩樣事物。從國一開始閱讀《哈利波特》,我在書本裡找到異於不如意的現實,一個屬於我的小天地,我不會被他討厭,我可以盡情與它對話、想像。我可以在裡面,宣洩我的情感,把生活中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緒,在書一口氣抒發。在閱讀的經驗中,也曾讀過《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失物之書》、《聽天使唱歌》......等與輔導相關的書籍,感受到其中想要給我的鼓勵、溫暖,使我能面對現實的困境與煩躁。高中時,因為唱歌而被拉進合唱團,在社團中,一起練習唱歌,一起為比賽加油,有人傷心而一起互助,彼此度過難關,社團與朋友幫助我走出只有自己的世界,我感受到大家的溫暖,對那時的我而言,社團是第二個家,社員是我的家人,這補足我在原生家庭中缺乏的部分。這份經驗與朋友們,重建起我對人際關係的信賴,較能夠跟人來往交談,不會不自在。而也是因為社團朋友的關係,我願意跟別人交談,慢慢願意跟他人講我自己的事情,彼此的建議交流,慢慢重新回顧,用一種較積極的角度去觀看我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也因此,我開始願意去找老師,面對老師,我還是敬畏的感覺,我卻能漸漸說出我的事情,我的故事,我的狀況。我對老師的想像,不會像小學那樣恐怖。
    這樣的現象持續到高中畢業。而在重考的那一年,除了頻繁的上課與讀書外,剩下的時間我用來與自己獨處,重新看待我的生命歷程。很多以前很負面的人物與事情,我思考,意圖找出正面意義,想擺脫不愉快,找出「我自己是誰」。對我而言那一年除了衝刺考試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自我覺察、療癒,真正讓我走出原本消極、厭惡心態,慢慢轉為正向思考。


    轉系動機:
    早期經驗的不愉快,小學時的霸凌經驗,造成時常我厭惡自己,不管是性格上的封閉,還是身體胖瘦缺陷,對事情看法上的偏見.....。我對於自己的心理世界是一直在負面情緒中,而拉不出來。現在,雖然有脫離那樣的狀態,但總覺得我跟自己的心靈,有了一道看不見的牆壁,每次覺得心裡有什麼感觸的時候,心中好像有一種衝動想要出來,但又被自己的生理反應給擋住,而在很多場合下,我都沒辦法好好的表述自己真正的話。我想要找出原因,我想要知道為什麼我的身體與心靈會有一種分離、無法融合的狀態。我想要改善這樣的狀態,讓自己不要沈沒在不開心的感覺。
    高中的社團經驗與朋友協助,讓我慢慢走出原本的自我厭惡,而慢慢恢復對自己的信心,以至今日。如果我能夠早一點接觸,早一點知道,我以前的人生會不會能夠過得更好?會不會可以別那麼痛苦?而在看了很多報導,跟很多人的接觸,發現身邊不少人以前也有過不好的經驗:家庭破碎、校園霸凌、人際互動缺乏...但一問下,卻未曾找到適當的協助與資訊,或是不願意向他人展向自己的心理,而繼續陷入這樣的狀態,也因為這樣,他們生活常常有許多不愉快。若是有適切的人幫助他們,讓他們脫離,會不會更好?我一直抱持著這樣的疑問在心中,而渴望去找出答案,能夠替我解答我的困惑。
    進入大學後,修習了一些課程,包括蘇宜芬老師的普通心理學,吳麗娟老師的助人者自我覺察與專業成長,張文哲老師的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後,我得到了一些不同的啟發。在上完吳麗娟老師的課後,我做了心之旅,在日記中記錄從上課所學做了自我覺察,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等練習,慢慢發覺自己看待某些事情,對自我身體的態度、對愛的態度、對死亡的態度...我對自己的身體缺陷的厭惡,對愛的不信任,對死亡的恐懼,我越來越能克服這些以前越不過的障礙,跳了過去,這感覺就像是解開一道長久以來難解的謎題,有一種悶在胸口很久,終於吐了一口氣,那是一個很放鬆、很開心的情緒。學習了普通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知道人的內心是怎麼運作,大腦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知道我們的思考是怎樣運作,怎樣將這些方法應用在各種情境......。
    老師的教學、閱讀書目的心得、應用在生活中以及自己的感想...,進入了心理學與輔導學的裡面,比原先閱讀的歷史系還來得有共鳴,覺得更有熱切的學習慾望,而想要有相對應的環境、師資、課程,更具體,有系統性的學習,並且期望自己能夠有所回饋。我也想要把我的特質、經驗、與學習到的諮商技巧,發揮在生活場合中,想幫助更多人與我一樣,或更嚴重的人,我想要幫助他們,我想要幫助與我處境類似的人。雖然未來不一定會走上諮商師、輔導老師等職業生涯,但我想要去幫助他人,從我的生活圈開始,以自己的能力盡可能協助別人的困難,以自身經驗為基礎,加以在心輔系所學,可以為他人的生活或是人生中,一起走過那段困難過程。我也要去面對我對家庭的恐懼,去認真與父親意見交流,讓他知道我,也讓我知道他的情況,彼此成長,把以前的負面想像,轉換成我們的共同記憶。這是我還沒做到,而想要去做的事情。



雖然這篇自傳沒有讓我成功轉到心輔系,但有這樣的機會,能讓我好好釐清我對於我自己怎麼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我以前那些所謂「不愉快」、「失敗」、「不想面對」的生命歷程。我無法否定這些故事,因為他確實曾經存在過,並且影響我。

我沒辦法決定事情的發生,但我還可以去選擇我要用怎樣的觀點,去看我自己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