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同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尤其是今屆主題「看見性難民」引起更多紛爭,不管是對用藥、性工作者、愛滋、BDSM、特殊性癖......等等批評有所不同,但多可歸咎一點:「跟我無關」。更甚有人覺得同性婚姻/伴侶法過了,同運就結束了。
運動本來就不會只有一種聲音,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複製人或是共用同一顆腦袋,也沒有什麼不能談或不能提出的東西,只有那個論述能不能讓人接受的問題,而如果真的順應所謂的「社會共識」或「民意」,而有些東西不拿出來談的話,那其實就像路邊的乞丐只是懇求這個社會階級站的比較高的那群人施捨一點東西,那也根本不會改變什麼。
雖然也不見得提出了就會被接受。想想看同性婚姻也有一堆人就說「啊那跟我根本沒關係」「啊那是什麼我好像不會碰到」,而且聲音也不小,那這個訴求有代表社群整體嗎?也會有人說「為什麼要談愛滋很不舒服!」「為什麼要講感染者權益那群人根本是活該!」那請問我們就不提愛滋同志嗎?如果每個議題都要拿來向內部問「能不能談」或是「可不可以提出來」那基本上大概只會剩下「健康乾淨潔身自愛」這些東西了。
其實比較在意的是當我們一群人在往同一個方向走(伴侶法)的時候,會不會有一批人跟我們想法不同,認為目前要做的不是/不只是這件事情,而還有一堆要推動的,我們也不可能拿槍指著別人說「不准你做這個議題!」事實上的確還有很多事情要推動,運動也不是只有伴侶法而已,而且也不是互斥而是讓另外一個聲音出來,如果那麼害怕議題被提出來而汙名整個社群的話,到底要怎麼樣繼續推動一堆批評伴侶法「無性忠貞」、「淫亂」、「不正常」的聲音?又不是小學生或國中生被強迫寫唯一解的答案了。就連最近去學校演講同志教育都還被部分團體認為「激進」了,已經夠溫和的運動方式也被這樣批評,那這樣到底還有什麼是激進不激進?
或許換個方式想想是:為什麼要談?不談會怎樣?談了會怎樣?議題/事件跟我們的關係在哪?會分散/分裂誰嗎?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害怕談的原因是什麼?厭惡的感覺是什麼?原因是什麼?這個議題有代表我嗎?還是代表了其他人?那其他人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遠或近?為什麼他/她們要這樣想?原因動機是什麼?有沒有溝通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些人談到某些議題而感到「不舒服」,就如同當初我聽到「同志」、聽到「愛滋」、聽到「轟趴」一樣,那對於幾年前的我而言也是很不舒服的,覺得為什麼要「公開」的提出,可是重點還是在於為什麼「不舒服」,去找出那個背後原因,而不是一腳踢開說這跟我無關為什麼要談,事實上很多議題跟很多人無關(女同又不會得愛滋?)但如果不一起破除某些汙名的話,那我們也不過是活在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走出來而已。
當我們一直往某個方向前進的時候,勢必也會有些人是不願往最多人前進的地方,因為那根本不是他的路,卻要強塞住他的嘴或綁起來,認同唯一價值道理,那好像我們也像某些自認中立理性客觀的團體,實際上前面的形容詞前面都要加個「不」。
我也不一定認同某些訴求,但至少先去理解「為什麼」吧,空打高砲或是說不去參加,雖然好像是一種選擇,但好像也失去了去認識或溝通某些議題某些人的機會。
延伸閱讀: